简介

这个历史挺靠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5.谁能理解我呢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孔圣人曾经说过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所以杀身成仁、舍生取义是君子,逐利的是小人。所谓士农工商,商人居四民之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逐利。《琵琶行》里说: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。”人家不轻别离没法养活你,白居易很瞧不起人家,商人重利轻别离,而王安石整天琢磨的也是这个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,你整天逐利吧,你就是小人,小人怎么能治国呢?

中国古代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官不与民争利。你当官了,不能做买卖跟老百姓争利。其实今天很多国家都是这样,我当了市长,我们家人要开公司,你能竞争得过我吗?你一点儿辙都没有。所以官不能干这个,不能与民争利。而王安石干的这些事就是与民争利,民不加赋而国用饶。那些地主难道不算民?你这就算与民争利了。这些就成了保守派攻击他的口实。很多保守派讲王安石变法有种种弊端,并不是人家凭空编的,确实存在这些问题。

王安石变法之后,朝中的大臣分成了新党和旧党。新党上来就打压旧党,旧党上来打新党,党同伐异。这样的结果使得北宋大臣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,也是造成后来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事实上,王安石在很多地方都是被写入奸臣传的。历史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,天下骚然,党同伐异,党争势如水火。原来朝廷的矛盾没这么厉害,现在一下子各种矛盾都被王安石激发出来。所以他的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,甚至有人说北宋灭亡都是王安石惹的祸。

喜欢这个历史挺靠谱请大家收藏:(m.biquge186.com)这个历史挺靠谱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